通識教育,學校怎麼看?─從核心通識的問題出發

訪問時間:2011/12/20 14:00-16:00

撰  稿:林昱君.葉慧萱

共同採訪:林昱君.葉慧萱.翁慶寧

蔡承允.謝爾庭

紀  錄:蔡承允



受 訪 者:

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黎正中教授(以下簡稱黎)

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前主任 沈宗瑞教授(以下簡稱沈)

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前主任 楊叔卿教授(以下簡稱楊)

清華大學通識中心 陳舜文教授(以下簡稱陳)




早期台灣的大學在專業科目外,僅有共同科目,但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等,早有通識教育了;國外制度精神逐漸引介到國內,大學開始出現通識教育改革的倡議。1994年,共同科目被大法官宣告違憲(釋字第 380 號)後面臨轉型,通識教育得以萌芽。在大學專業化教育不能符應現代需要,精神實踐無法契合社會需求、而專業知識於畢業後,最多只會用到相對少量的狀況下,博雅教育、跨學科知識統整,與團隊合作才是企業與職場所需;於是通識教育成為了高等教育亟需發展的一環。


現行通識教育基本上分為三門:人文藝術、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每間大學會因自身特色與限制,發展出不同樣貌(像台大是全科大學,故可將通識教育分成八大領域;1975年哈佛大學核心通識,則共有十幾個領域讓同學們選擇)。近年來通識教育出現「核心」的概念:或以學科為主,如經濟類課程;或以經典閱讀為主,如當代文明等課程。每個學校可依其需要去規劃─有的學校只有一門核心通識,其他都是選修通識,而該門核心通識目的在貫徹該大學的精神,卻易淪為眾多老師同時開設的大班制演講課。這方面,清華大學仿哈佛機制,設立多元核心通識,從以前的五選三到現在的七選五,清華大學核心通識教育的三大規劃原則:基礎知識、跨學科、當代議題。內容以學術為主,原因在於一方面清大屬於研究型大學,另一方面則呼應了大學教育訓練國家未來人才的目標。


從核心通識的問題出發,基進筆記編輯團隊針對通識教育的現行問題,採訪通識教育中心的主任與老師。以下是採訪紀錄。




Q:有些課程是某些科系的必修且是其他學生的核通(ex.哲學基本問題、經濟學原理),老師在教法上該如何調適?要以專業的程度去要求修通識的學生嗎?


A(沈):清大學生資質都很不錯,就算老師用專業的程度去要求,學生也應該唸得來。而且通識教育並不是程度較低的學科,應該以認真嚴肅的態度去學習它。




Q:清大的通識選修似乎大部分是開給理工科系學生的,關於這方面的不平衡主任有甚麼看法?


A(沈):人文和理工的基礎不一樣,且入門條件也不一樣,人社學生修理工的課相較之下比較難入門,這是因為台灣教育太早分流了。所以自然科通識應該要比較偏向學習數理思維之類的,但台灣教授比較沒有時間去開這類的課。而缺乏理工科通識也是目前面臨的困境之一。




Q:頂尖大學計畫的經費中有補助通識教育的部分,關於這方面能否請主任說明這筆經費主要用於何處?效果如何?


A(沈):通識教育的經費自然是越多越好,但學校會將教育部補助的經費做總體性的分配,由各院系爭取,而非直接規劃給通識。這筆經費將會運用在聘師、舉辦活動與講座上面。




Q:學校是如何去找校外的老師?有什麼制度可以保障課程的品質?


A(楊):清華所有的師資(科系和通識)都一視同仁,對師資的把關非常嚴格,必須經過三級五審的過程才能進來。兼任教師的話有對外徵聘的過程,在經費不足和薪水不高的情況下,從學校經費中另外提供交通費和誤餐費,爭取較好的老師。


Q:核心通識是怎麼定位的?同學反應被迫修自己不感興趣的課程,主任有什麼建議?


A(陳):通識就是博雅教育,是相對於專業教育的。更基本、基礎的,像是思辨、表達的訓練,也就是最基本應具備的能力。建議同學們不要太早對課程排斥,接觸了之後才會了解課程的內容和意義,才會開始產生興趣。


Q:雖然學校希望推廣博雅教育,但是多數學生還是希望以專業科目為重,所以會傾向選修輕鬆拿高分的課。關於這之間的落差主任有什麼看法?


A(沈):同學們在專業與通識的上課心態上有落差,同學們應該自我要求,以同樣的標準面對通識課程。這也是台灣教育出了很大的問題,其實大學教育並不等於專業教育,不應該念了大學只培養出技術人員。而教授的成績分配上只能勸說,無法強制。


Q:理工科系本身專業需修學分已經很多,若通識修不完有可能導致延畢。關於這點主任有什麼建議?


A(黎):大學不一定只要讀四年。可以多修一點課,或雙主修,不需要急著畢業,不要入寶山空手回。



Q:在課程規劃的部份,通識中心如何和老師溝通?


A(陳):有三個方式:主任親自溝通、每個向度都有自己的小組,事情可由向度召集人代為傳達、透過學生反應。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