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的理想

◎何佳穎

臺灣的通識教育

臺灣的通識教育發展可追溯至民國七十年盧兆中教授擔任台大校長時所推動的通才教育;其後,教育部於民國七十二年成立「大學共同科目規劃研究專案小組」,檢討並開始規劃相關課程;又,教育部於民國七十三年發布的「大學通識教育選修科目實施要點」中指出:「當前大學教育由於分科過早,學生缺乏本門以外的知識與研究方法,所以大學畢業生不免目光侷限一隅,無法全面關照現代知識的發展。」[1]。於是,通識教育開始在台灣各大學校園中發酵至今,通識教育也漸漸成為主流,在大學課程的規劃中,針對不同領域的學生也會有所要求,以求學生在修習不同領域的課程後,可以思索自身與環境、社會的關係。

大學學什麼?

大學是近代世界史上歷史變遷的聚合點,大學師生的政治抗議運動常常是政治民主化的催化劑;大學所培育的知識份子也常常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奠基者;在後工業社會(post-industrial society)中,大學也是「知識工業」的重要基地,因而也是引導未來歷史發展方向的一大重要力量。[2]

大學,就字面上看來是「大大的學」,而大學體系也確實如此,校園中有許多不同的領域知識並存並榮著;進入大學,接觸到的是更廣泛也更深入的學術殿堂,身為一個大學生,該如何定位自己在大學中的學習,而又該如何期待以及被期待?

臺灣高等教育的發展,剛開始是朝向專精教育的方向邁進,這從舊大學法第一條「大學依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以研究高深學術養成專門人才為宗旨」便可看出端倪。但是專精教育對學生來說是助益還是阻礙呢?如果只關注自己所熟知的領域,對於社會或是群體的體認會比較微弱。教育本身是在促進人的主體意識覺醒,學科分野只是技術知識上的分類,但是一個人所應具備的完整意識,要朝向其他領域汲取。

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應搭起溝通的橋樑,自然科學的學生要具備人文關懷的精神,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生也要對自然科雪友相當程度的認知。儘管這些學科表面上不大相干,但是當這些知識跳脫課本之外,用諸於社會之中,其意義及效應就會有所轉變。

所以大學學什麼呢?不應該是以往的專才訴求,應當是回歸教育本位,讓大學生以自身所學給予社會關懷。

理想,我們仍在半路上

通識教育的理念是有鑑於理論的貧困所因運而生,如果只是一昧的專注於單一學科上,似乎就抹煞了教育的本意。教育之所以為教育,就是要讓人有思想,對於生活上遭遇的事情有所評斷;反過來思考,進入大學難道就只是為了取得專業領域上的優勢?撇開這點不論,大學可以給予的似乎更多。大學生在這個階段是即將踏入社會的過渡期,進入社會後,除了專業知識外,對社會的回饋及關懷又能給予什麼?大學生對自己的期待應當是一個懂得自主思考的個體,而不是社會競爭下的工作機器。


[1] 見:教育部台(73)高自第一一九八六號函及附件「大學通識教育選修科目實施要點」。

[2] 《大學通識教育:涵義的釐清與目標的展望》,〈大學通識教育的理想與實踐〉,黃俊傑,台北: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協會,2000,頁7。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