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性社團從哪來?論服務性社團之歷史

◎莊重遠

「熱情又有愛心」,是我們對服務性社團最鮮明的印象,但服務性社團從何來?他們的服務是怎麼一回事?本文將深入探討它的起源跟現況,再從歷史的脈絡中找尋他們之所以以如今樣貌呈現的原因。

最初的服務行動

1970年代前,鑒於政治情勢,當時的校內活動幾乎清一色是國民黨團透過校內正式或非正式的組織,針對學生所進行的民族思想動員。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大規模的學生行動,大學校園可說是毫無自主社團。

在此氛圍下,救國團或許是當時校園內最活躍的組織,壟斷校內所有的育樂活動。救國團成立於1952年,是在蔣介石「反共復國」的國策下成立的,隸屬於國防部,強調戰鬥教育、凝聚國家認同。

這段期間裡,各校的服務性社團尚沒有什麼發展,僅有的自主性服務都源於學生個人的關懷,大多在校外行動,且並無組織。

保釣運動──服務轉化成情緒的出口

1971年,台灣退出聯合國,三十幾個邦交國與台灣斷絕外交關係,台灣頓時被孤立,社會滿載慌恐。同年四月九日,美國總統尼克森和日本首相佐藤榮作達成協議:美國將把琉球及包括釣魚台列島在內的「南西群島」於隔年交還日本。

此舉在台灣社會造成劇烈反彈,強烈的救國意識揭開海內外「保釣運動」的序幕,這場運動也成為集體情緒的出口。

受保釣運動、國際局勢與社會環境的影響,台灣大學生開始自覺到他們自身與社會的依存關係,自覺到:若要對社會有所改變,就必須從他們所生長的環境著手。至此,大學生開始要求政治與社會參與的聲浪不斷高漲。

學生在校園裡發行刊物、發表討論國族認同的言論,追求民主的普遍與改革的落實。當時的執政黨一方面憂慮於學生力量中的批判意識可能對國家造成劇烈影響,一方面卻又希望全國可藉此情緒而團結對外。

於是,政府便生產了鼓勵學生上山下鄉的論述,告誡學生:校內清談不足濟世,青年除了要當「社會的氣壓計」之外,更需作為「洗滌社會,擁抱人民」的先鋒隊。藉此論述,巧妙地將原本追求改革的力量「轉移」到社會服務這條進程上,也將高漲的學生情緒疏導到社會服務的路上。

被救國團收編的服務隊

保釣運動後,學生服務的浪潮興起,越來越多大學生到農村、山上部落、漁村等地進行服務。

起初,大部分的服務工作都多少帶有政治的指向,如「農民調查」、「都市貧民調查」、「勞工調查」、「地方選舉調查」等。後來,這些服務工作被教育部與救國團吸納、轉化,漸漸發展出服務隊、工作隊的形式,出現在台灣的各個角落。同時,整個救國團體系也與當時已然在進行服務的大學生結合,成為當今「服務性社團」的前身,並且維持相當緊密的關係,持續到1980年代末期。簡而言之,從1970年代到1980年代,可說是各校服務性社團在與救國團體系的交互影響下,於大學深根發展的時期。

當然,保釣運動後興起的學生服務浪潮並不全然地被政府收編,當時仍有另一群具左翼批判意識的學生組織,自發地深入工廠、農村挖掘社會問題結構性原因。並且在後來逐漸演變為大學裡的異議性社團,或是具批判性的左翼報導文學。然而他們不在本文探討脈絡,此處僅略一提之。

1980年代以降,有種新型的服務形態快速成長,那就是現在我們熟知的「營隊」服務。它起初源於救國團的活動之一,而後發展為「國中服務隊」。

「國中服務隊」主要活動以學藝和團康為主,其服務前的訓練也較為簡單,不像山地服務或農村服務那樣需要較多的專業知識與器材準備。對辦營隊的大學生而言,比起跟部落住民、漁民或農民的溝通,與國中生的溝通毋寧容易得多,也比較容易在玩樂嬉戲中建立起短暫的友誼。

但對救國團而言,「國服」的服務形式僅限於校園,其實過於狹窄,救國團服務的宗旨是希望學生走入社會、服務社會,與社會接觸,同時以學生的力量改善社會。然而最後許多服務性社團還是不約而同地採取「國服」的形式,這既代表服務形態的轉變,也意味各服務性社團與救國團的聯繫在1980年代後轉淡。

解嚴以後的轉變

1987年解嚴至今,國家降低對於大學的控制,救國團本身也開始轉型。各大學的服務性社團在這二十年中,自主性與在地性開始浮現,獨立於救國團運作。合作對象也從僅僅救國團體系,演變為多元面貌的非營利組織。

服務既為一種讓社會適應變遷的行動,服務性社團也應隨著社會變遷而轉變。近年社會結構的改變使服務的可能性日趨豐富,但服務性社團制度化的工作形式使他們走入僵化的泥淖。雖然不時有社團喊出轉型的口號,然而往往都礙於「社團傳統」的牽制及體制內的例行事務,而無暇做出行動。

隨著校園文化的興盛,現在的服務性社團學生無法像過去那樣全心全意投入社團,而為了招生,也時常舉辦一些與服務無甚關聯的活動促進人氣。簡言之,現在服務性社團漸以娛樂取向為主,與原初精神出現了差異,陷入僵化。

那清大呢?

1970年代後,救國團式的服務型態主要以兩種方式深入校園:一方面透過救國團地方團委會與大專院校的合作,另一方面,則透過許多曾受救國團系統培訓的學生或老師主動在校園內成立社團。

清大大部分的服務性社團的緣起也是如此,他們的成立都集中在1970到80年代間,例如1972年成立的清大科學服務社、隔年創立的仁愛服務社(或稱仁愛工作隊。在1990年代分出五個服務性社團:藍天、炬光、快兒、清愛、懷幼)、清大原文1978年成立、清大文服1984年成立,清大嚕啦啦創立年代約在1980年代,而現今的康輔社則是在1987年時,自嚕啦啦獨立出來的社團。

時至今日,清大的服務性社團已多有轉變。接下來本文對幾個校內服務性社團做介紹,並從整個脈絡的演進來檢視現在服務性社團的問題。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