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如何迫人流離失所?──「璞玉計畫」 紀錄片試映會

◎ 鄭家鴻


我與一群從新竹高中畢業的同學,在六家庄拍攝紀錄片已經一年半了。

位於竹北的六家庄,並不是一個特別的地方,她只是一個寧靜的農村,從清大校門口搭乘高鐵接駁車,不用二十分鐘即可到達。她的樣貌與我們所處的都市大不相同。風吹過這裡的一大片稻田,消失在山腳下的地平線中,老人家坐在矮房門口整理醃菜、醃蘿蔔,田邊,路旁的渠道裡,白色的小螃蟹在清水中游走。難以想像,這樣的地方馬上就要因為土地徵收,變成冷冰冰的水泥叢林,農民們習以為常的農務生活,也將因為失去土地而難以為繼。

一個禮拜前,由交大負責設計的璞玉計畫通過都市更新委員會的審核,正式送交內政部。六家庄最後一塊農地的消失,已迫在眉睫。

在拍攝記錄片的過程中,我們一直思考著自己的定位。起初我們打算以中立的立場,來記錄這塊土地的記憶,後來影片逐漸變為一個訴說當地人故事、關懷農村問題的窗口。這次藉基進筆記的社課時間舉辦試映會,目的就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這塊土地面臨的問題。

與會的人除了來自交大、清大的同學外,還有許多關心土地徵收議題的外地人,以及來自六家庄的居民──包括給予我們許多協助的璞玉計畫自救會會長田正祿先生、林金煒老師等人。影片放映完後,他們一個個激動的起身陳詞,有人語帶嘲諷,有人講到不禁哽咽,當他們講到政府的土地徵收有多無理時,口氣中都含著深深的無奈。

首先發言的田正祿先生說道:「目前政府產業發展失衡,已經把農業排除,這是政府思維。現在工業已經足夠,但是農業一直被排除。農民這一塊,真的不能做嗎?」

過去二十年,竹北經過大大小小的開發案,從已經配地完畢的縣治一、二期,到現在進行中的「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又名璞玉計畫),過程中甚至有人已經因為土地徵收被迫拆遷三次了。政府以區段徵收的方式,將大量農地收編並進行都市規劃,部分土地無償分給台大、台科大、交大等學校,藉以吸引投資;如今到竹北市區走一遭,便會發現空屋、空地隋處可見,有數不清的工程仍在進行。

自救會的副會長表示:「我們社區,說實在,區段徵收困擾十幾年,是夢魘。」有當地居民表示,政府靠轉賣土地橫斂暴利,對土地的利用卻不用心;例如,十年前便安排給台大使用的生醫園區用地,現在仍長滿了雜草,只見空轉的幾棟大樓,招商計畫也沒有頭緒,與承諾完全不符。

這次璞玉計畫的規劃過程,一如往常,幾乎沒有當地人參與的空間;規劃的目標──「整齊有秩序的都市」並不一定符合當地人的需要,縣政府卻漠視反對者的聲音。獨步全球、首先在竹北施行的區段徵收方法,也引起反彈的聲浪。政府採用這種以地買地的徵收方式,甚至不用一毛錢便能取得土地,他們給予受徵戶的賠償,是因為開發而在未來可能上漲的土地價差。受徵戶得不到即效性的幫助,許多人在建設期間將流離失所;建設完成後依比例領回的土地,也可能因為權值計算而變小,無法再以之安身立命。

縱使政府強調,人民可以領回與原本土地相等權值的土地,但人民原本的生活方式卻註定難以為繼。打從政府決定徵收開始,土地就從農地變為建地,從原本人類生命的根源,變成地圖上一塊標有價格的幾何圖形,六家庄的農村風景,一個角落也不會留下。我們不禁想問,這樣的都市規劃,到底是為誰規劃?為何要以這種同質性高,不見必要性的都市建設,不斷取代台灣人原本的生活空間?

未來我們璞玉計畫記錄片小組將在518519的交大綠市集活動再次放映這部影片,希望能提供更多同學關心六家庄的機會。

0 意見:

張貼留言